去年2月,美國簽署了要強化自己芯片制造能力的行政命令,然后就首次表態要聯合日本、韓國等組成一個半導體聯盟。
上周,美國和韓國在首爾舉行了出口管制工作組會議,雖然在出口管制措施上給予了韓國一年的豁免權,但是韓國仍然在會議上表示了對未來的擔憂。
Chip 4
Chip 4最早可追溯到去年的第一季度,美國點名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要求成立一個半導體聯盟。
5月份的時候,除了上述地區,歐洲的一些公司也加入了進來,總共有大約64家企業一起成立了半導體美國聯盟SIAC(Semiconductors in America Coalition),而組成這個聯盟的這些企業涵蓋了目前世界半導體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的所有領域。

但這只是一個尋求美國財政支持的聯盟,但是從今年3月開始提出“Chip 4”這個想法以來,美國正在一步步推進這個“限制聯盟”,從芯片法案再到10月的出口管制措施,無一不間接促使這個聯盟的成立。
上個月美國副總統Kamala·Harris親自抵達日本訪問并參與會議,會議期間更是毫不掩飾美國在半導體行業的想法,而且還分別接見了日本東京電子、富士通、尼康等十幾家半導體企業高管。

即使通過了芯片法案和出口管制措施,但是美國依然難憑一己之力就限制中國的半導體發展,因此美國必須聯合全球半導體領域最有話語權的地區和企業來限制中國,這也是Chip 4聯盟成立的原因,而日本無疑是最愿意加入的。
據數據統計,Chip 4的幾大參與方目前占據著全球73%的半導體設備、高達91%的市場份額以及87%的代工份額,在尖端制程優勢則更為明顯,因此這個聯盟將對半導體領域有著話語權,也就意味著它們的封鎖和限制會更不受約束。
韓國左右為難
一位韓國政府內部的官員透露,韓國政府已經做出了要加入美國Chip 4聯盟的決定,目前只是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對外界公開。
韓國加入Chip 4其實符合韓國國內的共識,雖然加入Chip 4可能會導致和中國的關系變糟,但是因為美國的壓力,韓國基本是沒有多余選擇的。美國目前的限制措施不斷給韓國公司帶來不確定性和壓力。

雖然三星和SK 海力士都得到了1年的豁免權,但是一年之后呢?
韓國國貿協(KITA)在一周前發布了一份關于半導體的報告,其中提及韓國半導體行業實際上從“根本上”依賴美國及其盟國的設備。
報告中的數據顯示,韓國的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僅僅在20%甚至更低,就拿去年來說,韓國77%的半導體設備來自美國、荷蘭和日本。
雖然全球半導體設備的供應鏈體系非常龐大,一臺設備往往要來自不同企業的組件拼裝,但是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掌握著制造先進電源模塊半導體設備的技術,比如美國在芯片設計和構建領域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一直以來韓國對美國的提議都比較抗拒,因為中國在韓國的半導體業務占的比重非常大。
三星目前在海外唯一的存儲芯片廠就在陜西西安,而且今年第一季度剛剛完成了西安半導體工廠二期的擴建工程并正式投產,也正是因為這次的擴產,三星的NAND閃存產量將占全球市場的10%以上,12寸晶圓的產能達到26.5萬/月,占三星電子NAND閃存整體產量的42%。

無獨有偶,SK 海力士在江蘇無錫生產的DRAM芯片占該公司總產量的47%,而且SK 海力士將位于韓國青州的8英寸晶圓代工廠遷至無錫的工作也正在進行中。
美國的出口管制措施限制了關鍵先進設備運往中國,而且近期正在討論關于14nm的限制規定,如果14nm的限制實施的話,對韓國的影響將會非常大,因為和邏輯芯片不同,存儲芯片一定要用最先進的制程工藝,而三星和SK 海力士的存儲工廠很多都在中國。